图|来源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延安火箭班16岁的一个女孩,一跃而下,结束了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,让人唏嘘不已。
看到这个话题,首先想到的可能是“孩子是不是心理脆弱”,这一次和孩子的心理没有关系,遇到这样的情况,孩子即便没有走极端,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事件发酵以后,事情关联的三个管理者浮出水面,不少同学表示深受其害。
而这三个管理者分别是,高一一组组长徐芳,年级主任康艳梅,新加入的年级主任王金亮。
事情始末
“火箭班”顾名思义,就是掐出来的好学生,组建的一个优秀班,这个班级的所有孩子成绩都是佼佼者,这个女孩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。
根据这个学校的学生反映,之前学校举行运动会,这个女生就没有参加,年级组组长徐芳对此不满意。
近日省级领导到学校视察,高一一组组织朗读活动,这个女孩再次表明不想参加这个活动,一下子就触怒了这个年级组一组的组长。
女孩的班主任倒是挺通情达理的,运动会女孩表示不想参加,班主任欣然答应,朗读活动,女孩再次表示不想参加,班主任也是允许了,这种活动全看孩子的自愿,到了高中,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长和想法,孩子既然不想参加,老师也没有理由强制人家参加。
据说,高一年级组组长徐某直接留下这个女孩,对女孩一顿教训,年级组主任康某梅听说之后不问青红皂白,加入了批判女孩的队列,还有新加入的年级主任王某亮也来凑热闹,彰显自己的管理能力,三个凶神恶煞把女孩叫到教师,训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,具体过程同学们不清楚。
女孩崩溃之下道歉,上午被骂,午休协调好自己的值日工作,午休提前起床上教学楼五楼,当时被同校的一个男生给救下来。
按道理讲,一个合格的老师,此时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(一个合格的学校管理者,前边因为孩子不想参加学校活动对孩子进行训斥就是极其恶劣的),但是三个所谓的学校管理者,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把女孩叫到教室,又谈了20分钟,20分钟后,女孩打开办公室的门,直接从五楼跳下去。
据说这位姓王的主任还说了一句名言:你怎么不跳,你看你跳下去能死吧!
不过根据当地教育局的通报,参与其中的只有康某梅和徐某,王某备课中,没有和该学生接触。
悲剧发生以后,先封锁现场,锁教室的门,学校立马将官方账号设为私密账号,禁止评论和查看。
最先到达现场的不是120,而是校长的奥迪座驾。
脑子没用在怎么好好教育学生身上,全用在这上面了。
这样的学校管理者,常见吗
悲剧发生以后,主要参与的管理者被骂惨了,有不少学生开始把对这些管理者的不满和积怨列举出来,包括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。
这些管理者没少祸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吧。
不过关注这件事的始末的时候,当这样的学校管理者出现以后,想到了我们曾经的年级组的管理者,实话说这三位管理者倒是让人觉得“亲切”了,我们这一届当时被骂到猪狗不如,后来才知道每一届都被骂到猪狗不如,一到开会就是开骂,多难听的字眼都用得上。
除了开会大骂以外,平时还会逐个对付,比如说6点30以前没有进入教室早读,那位年级组的组长会把教学楼其它门都锁起来,剩下一个门,他就站在里边,用他的话说是“瓮中捉鳖”。
那些6点半以后到的,哪怕就是6点31到达的,都要接受惩罚,惩罚方法就是“取消早读”,在他的骂声中跑操,一直跑到晨读结束。
我不幸被“瓮中捉鳖”过一次,迟到了几分钟,被像遛马一样去遛了,我拒绝的结果就是被他叫到教室骂了半个钟头,如果不是自动屏蔽功能较强,恐怕也一气之下走上绝路了。
这种所谓的教育者,比比皆是吧。
后来我们毕业了,再后来听说下一届的几个刺头把他的车砸了,有一次他去男生宿舍逮人,车子停在了男生宿舍旁边,五楼、六楼下来几块砖头,车子被砸了,他的爱车被砸,像疯狗一样找人,甚至使出了“谁能供出来,就给谁多少奖励”的方法,结果还是没有能查出来,学生们对他的憎恶也是可以见得了。
这样的教育者该被淘汰了
语言侮辱、打压、激怒的方法来管理学生的教育方法早就落后几十年了,家庭观念都翻了几个番了,学校理念如果再跟不上,能不发生悲剧吗?
这种教育模式早该叫停了,虽然教育体系依然是那个应试教育,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,让孩子们健康成长,应该是当下最该关注的问题,因为应试的压力越来越大,孩子的身心本来就容易出现问题,所以管理者的素养必须要提升。
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