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小作者添加小编好友,以便制作荣誉证书。
投稿方式: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温州新教育”(微信号:wzrbxjy),点击下方自定义菜单栏“作文投稿”即可进行投稿(投稿时,请注意必填与选填)。
这里,敦煌
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锦江校区
九(32)班 张锦帆
指导老师:叶晶晶
驼铃的声音滞留在戈壁滩,沿着祁连山脉崎岖,夕阳描摹出风化的玉门关。风穿洞而过,岩壁上大小的洞窟发出历史的回音。敦煌的历史在飞沙中熠熠。
这里原本是自然的自留地,季风吹不到这里。渺远的黄土和威武的群山拒绝人类进入,人类的文化似乎很难留存于此。然而,两千年前,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这里来去,后来,骆驼的蹄印踩出一条路……
我想起自己的出生地,水泥森林是筋骨,柏油路是密布的血管。所谓的自然,好像只是绿化带里规矩的行与列。在城市文明光环笼罩下,人们只管低头疾行,渐渐将自然赋予的沉稳庄严抛诸脑后。
直到来到敦煌,我终于又拥有了抬头凝视自然的可能。广阔无垠的戈壁滩,碎石在风声里行走;纵然地面炙热滚烫,然而山顶白雪始终圣洁。在这里,人文是谦虚的,给自然腾出了一片空间,而自然也允诺人文在它的怀里栖息。洞窟深处粗糙坚硬的黄土上覆盖着绿赭黑蓝的壁画,神话里的飞天身披绫罗、神态从容优雅;塔尔寺破落的土坯墙仿佛仍诉说着玄奘讲经传道的故事。敦煌记录了每个时代的脚印,这里的人们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之中。
本来,只是极限的空旷,天空蓝与沙黄之间,割出分明的一条线,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多可感之处,但这里有一段汉代的城墙,近旁的芦苇柴草似乎因为独自面对天地的迫近而干枯瘦弱。胡虏的马蹄鞺鞺鞳鞳,戍边将士披坚执锐,厮杀马鸣犹在耳畔。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”,墨痕已干,但思绪如潮涌。此处的空旷因城墙而被注入了历史的力量,人文把自然变成了历史的河床。远处,一尊尊佛像,在莫高窟,在陡峭的山崖上,眺望无垠的黄土。自然让他们更显得慈爱肃穆。浩瀚与平静的一切,将人的精神放大、再放大。
呼啸的风声与清脆的铃声共融,粗粝的黄土与笔触细腻的壁画共融,宽广的大地与悠久的历史共融——这里,敦煌。
编辑:瞿含张
二审:曾云毕
三审:林 慎